媒體報導
攀登的極意 FUJI SL LE 新車款評測
頂級輕量管材 踏出全面上坡能量 限量優惠上市
報導協力:Fuji-step車隊
如果要測試公路車的爬坡能力,全台灣的最佳地點之一,想必便是武嶺,在夏季KOM比賽期間,Fuji-step車隊的丁正昌(以下簡稱昌哥),帶著新款新塗裝的FUJI SL LE爬坡型公路車爭戰武嶺,一起來看看這台車有何亮眼之處。
.jpg)
SL LE 整車外觀
昌哥將SL LE爬坡車與自家的TRANSONIC平路車做比較,首先在車架的設計上,SL的上管便具備了爬坡型公路車較為傾斜的特色,整車只有四個接點,達到減輕重量與增加車身強度的目的。

SL LE的配色沈穩內斂,同時採內走線設計

前叉部分採用FC440的碳纖維製成
SL是一台採用頂級材料的成車,採用兩種不同的碳來製成:車架部分使用C10等級的碳纖維,做車架接點的真空黏合;前叉部分則採用FC-440的碳纖維製成,相對C10的碳比較軟,不會有和地面硬碰硬的感覺,騎起來有避震的效果。
而在整車的製成上,透過將整個車架壓縮的較小,來降低整理重量,例如立管長度與TRANSONIC系列相比,短上1~2公分,目的便是減少重量,另外車身較小也比較好掌控,讓車手爬坡時更穩定向上。

SL的立管長度相對較短
五通部分SL顯得特別粗壯,來承受爬坡時的腳力輸出,這點非常重要,因為以昌哥的經驗,如果五通太軟,有80%的腳力會被吃掉,爬坡上明顯感覺力不從心。另外橢圓形的極細後上叉,能夠有效提升騎乘的舒適度,目標都讓車子在爬坡表現上靈敏快速。

五通處是整車最強壯的部分

橢圓形的極細後上叉
後鉤爪的設計,接合點都做得很小,且採特殊的鏤空設計,盡可能的減少車體的重量。結合以上的優點,昌哥對於整個武嶺路段的爬坡表現,都很滿意。
.jpg)
在平緩路段,車子的加速穩定
.jpg)
鑽石型下管,強化騎乘的側向剛性
在強化剛性及提升操控性上,鑽石型下管使用高拉伸強化材質,強化側向剛性,前叉植入FUJI SST車款的工字樑技術,提升車架硬度,使操控更為精準。
.jpg)
爬坡追趕時的操作靈敏
.jpg)
即將抵達武嶺的爬坡最折磨人

經驗老道的昌哥調勻呼吸,一步步前進
.jpg)
就快騎上武嶺了!
在年輕人環伺的戰場上,快四十歲的昌哥,最後今年以總排第四、分組第一的漂亮成績,成功攻下武嶺。
.jpg)
SL LE規格表
整體來說,使用頂級管材的FUJI SL LE,讓昌哥的騎乘感受相當不錯,爬坡的性能充分展現。對於一般公路車騎乘者,許多人因為熱愛爬坡,而選擇了爬坡型車款;有些人則是選擇他,來晉升自己的爬坡能力,無論理由為何,中價位的價格,搭上最新上市的Shimano Ultegra R8000都讓人不再猶豫,相當推薦給運動騎士,享受公路車的爬山運動感。

SL LE產品圖

以小色塊點綴黑色車身
現在買車即贈FUJI車衣、車襪、水壺三件組(市價1,980)。購車一年內還可以免費升級【安全無價專案】,免費安裝FUJI發光標。
.jpg)
關於丁正昌(昌哥):
提到昌哥,經歷令記者印象深刻,從國內青少年組總冠軍、全運會公路賽及錦標賽冠軍、到取得自行車國手代表權。獲得亞洲盃第二名,亞洲盃國內場地4公里的紀錄高懸了十年以上,近幾年才被國內的好手打破。對他來說,現在騎車運動只是工作以外的興趣,但仍感受到他對自行車滿滿的熱愛。(比如我們一回台中,昌哥第一個開始認真清理車子,言談中也表現出對騎車自主訓練的要求。)
原文報導連結:http://cyclingtime.com/tw/documents/8017.html